国产运动品牌中场战报:安踏领跑李宁求变特步361°增速亮眼
2025年下半场即将来临,国产运动品牌的竞争格局已现新态势。安踏凭借多品牌矩阵持续领跑,李宁在调整中寻求突破,特步与361°则以亮眼增速展现出强劲的成长动能。以下从业绩、利润、渠道等维度,对四大品牌的“中场表现”展开全方位解析,并提出前瞻建议:如何决胜2025下半场?
:多品牌协同效应持续释放,主品牌保持中单位数稳定增长,FILA以高单位数增速巩固中高端市场份额,而迪桑特、可隆等新兴品牌增速超60%,成为拉动集团增长的核心增量。
:全渠道实现低单位数增长,其中电商渠道以中单位数增速成为主要驱动力,而线下渠道承压明显——直营门店收入下滑,批发渠道仅微增。
:主品牌维持中单位数增长,旗下专业跑鞋品牌索康尼表现抢眼,增速超30%。
:FILA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渠道优化,利润率逐步修复;迪桑特、可隆等品牌的高增长有望贡献增量利润,但需关注对AmerSports的整合成本及协同效率。
:通过净关店45家优化渠道结构,并依托大采买体系加强费用管控,长期有望提升利润空间;但直营渠道的短期下滑仍对业绩形成拖累。
:索康尼的高增长及高端定位或带动整体毛利率改善,但主品牌7-7.5折的折扣率显示库存去化压力仍存。
:超品店49家虽推高前期投入成本,但篮球鞋、羽毛球鞋等高毛利专业产品占比提升,叠加电商渠道的高效周转,有望对冲成本压力。
1. 安踏:需加速对AmerSports(亚玛芬体育)的深度整合,提升大众产品线的竞争力;同时需警惕FILA的增长天花板。2. 李宁:应持续强化科技属性,重启“国潮2.0”战略,深化品牌内涵。3. 特步:需进一步扩大索康尼(Saucony)的渠道覆盖,借助其专业跑鞋口碑向一二线°:可借NBA合作的持续热度深耕篮球品类,推出更多专业级装备,同时拓展校园篮球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