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船、跑步、骑行……长沙潮人解锁通勤新体验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金 实习生 彭傲)开车、地铁、公交车是一般市民的上下班通勤方式,但是你能想到吗?在长沙有一帮潮人居然脑洞大开,靠划船、跑步、骑行等新颖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上下班通勤的另外一种可能。为何他们会选择另类通勤方式?体验如何?近日,记者对潮人代表进行了采访。
“从书院路到湘江世纪城,25分钟的车程,我划了近3小时,累是真累,但也是种全新的乐趣。”7月9日,市民段先生用皮划艇完成了一次“硬核通勤”,这种别出心裁的“新式上班法”经网络分享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
今年40岁的段先生是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最近三四年的夏天,他几乎都会参与皮划艇相关运动。因单位即将搬迁,他突发奇想:“不如趁搬迁前,试试划船下班?”这个心血来潮的念头,从萌生到付诸行动仅用了一周。出发前,他特意和妻子沟通,得到了妻子的支持后,他备齐了救生服、船桨、打气筒等装备,仔细观测了当日的水流、浪高,确认在安全范围内。
9日傍晚6点多,段先生下班后从单位附近下水,目标是下游湘江世纪城的家。虽为顺流,但水流流速极慢,基本靠人力划行,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水流总把船往江中间推。随着天色渐暗,四周的光线越来越弱,他坦言“心里有点慌”。直到接近晚上9点,他才抵达终点,耗时近3小时。
“全新的体验里藏着乐趣,也藏着疲惫。”段先生笑称,划船途中,除了水流带来的小挑战,岸边的景象与平日车行所见截然不同,让他多了份新鲜感。天黑后的江面虽有些许心慌,但手划桨时的掌控感,让他觉得“累得值”。
这事儿传开后,同事朋友的反应颇为一致——“好奇”。有人提议让他开直播,想实时围观这场特别的通勤;网友们在抖音上看到他的分享后,更是觉得新奇,不少人留言“太会玩了”,还有人调侃“建议升级电动装备”,但段先生表示:“手划才有意思,喜欢这种自己掌控的感觉。”
对于这次“新式下班”,段先生坦言“不会天天搞,太累”,但他并不后悔:“40岁了,就喜欢尝试新事物,这趟划船让我换了个角度看城市,挺值。”
从车行到船行,段先生的“新式上班法”或许难成常态,却为日常通勤添了一抹亮色。正如他所说,生活的乐趣,往往藏在那些“心血来潮”的尝试里。
麓谷企业广场、汽车西站、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西湖公园、橘子洲大桥、湘江中路、海信广场、杜甫江阁、贺龙体育馆……从湘江新区的麓谷到雨花区圭塘河,一条20.5公里的通勤路线上,遇上上下班堵车可能开车都要超过一个小时,而长沙小哥阿波却选择“最硬核”下班通勤方式——跑步。
2024年3月前,阿波还是个“跑渣”——7分半配速都跑不完2公里,微胖的身形也让他时常感到疲惫。
“下班后,坐车很堵,又想锻炼身体,为什么不尝试跑步回家?”一次偶然的念头,阿波决定用跑步改变生活,而通勤路线成了最好的训练场。
阿波告诉记者,最开始他跑1公里就要歇三次,到慢慢能跑完5公里、10公里,如今20.5公里的跨区路程,对他而言已是日常。
同事们常打趣他“把通勤跑成了马拉松”,阿波却觉得,这场日复一日的坚持,早已超越了“通勤”本身。当大多数人堵在晚高峰的车流里时,三十而立的他正迎着晚风奔跑,用汗水和脚步,把枯燥的通勤变成了独属于自己的“硬核”生活仪式。
“现在只要天气和身体情况允许,我都会选择跑步下班,在沿途风景中消除一天工作疲惫的同时也让我练成了一身腱子肉。”阿波表示,也许跑步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到达目的地,更在于这一路上的风景和体验。
如今的他,不仅完成了8场半程马拉松,成功减重30斤,更在每天的“硬核通勤”里,解锁了城市的另一面:清晨的露水沾湿过跑鞋,黄昏的晚霞铺满过前路,甚至连路边的梧桐树何时发芽、哪家小店的灯亮得最早,他都了如指掌。
“顶着长沙35度的天气骑车上下班,骑得全身是汗,骑得手臂和脚两个颜色,但这些都无所谓,只想回到家,打开空调躺床上来个冰西瓜,最后啤酒烧烤小龙虾!”7月三伏天酷暑难耐,而来自望城的小琪却选择骑行上下班,来暴汗燃脂。
三伏天正是运动减肥的好时候,平常就爱好骑行的小琪特意配齐了装备:护目镜、防晒衣、防晒霜、安全帽……早上6:50就提前起床洗漱准备上班。
“骑车在路上可以看见久违的蓝天白云,可以遇见很多同频的人。”小琪表示,每天她大概骑行一个小时,18公里上班,可以看见路边直播的小姐姐、晨跑的小哥哥,还有骑行的同伴……“我们都是热爱生活,正能量满满的人!”她笑道。
顶着酷暑高温骑行不怕中暑吗?小琪表示,确实有中暑风险,所以最近三伏天不打算骑行了,等天气凉快点再骑行。
记者了解到,当下的自行车已从代步工具升级为生活方式与社交手段。从城市绿道到318川藏线,从铁人三项赛场到跨境骑行路线,从自有自行车到共享单车,在这个被加速度定义的时代,越来越多人选择用两个轮子重新丈量生活的维度。
家住开福区政府附近的李宇,每天骑山地车到北辰大悦城上下班。20分钟的骑行车程刚刚好让她消化一顿早餐的热量和一天的工作的疲惫。“开车太匆忙,骑行可以让时间慢下来,放松自己的生活节奏。”李宇表示骑行其实对她而言是一种生活方式,她周末经常约三五好友一起骑行,看看长沙风景、尝尝街边美食,就像回到了童年。
骑自行车通勤,小琪和李宇等骑行爱好者不仅看到了自己骑行能力的提升,更感受到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骑行的快乐。
“就跟打高尔夫一样,骑行也是我们社交的一种方式,筛选出志同道合健康生活的朋友。”“这种健康且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爱好让我对骑行着迷。”她们说道。